王健林限高令已解除,万达广场现存数量约265座(含权益差异)# 一、限高令最新进展:24小时内紧急解除9月29日最新信息显示,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已无王健林的限高记录,企查查也未显示其存在限高风险。此次限高令发布于9月26日,由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因1.86亿元执行案件引发,万达内部人士称系"下属项目公司纠纷及执行信息不对称导致"。值得注意的是,万达集团目前累计被执行金额已超76亿元,涉及10条被执行人信息,股权冻结达47条,其中单笔冻结金额最高达94亿元。# 二、万达广场数量核算:从513座到265座的动态变化截至2025年9月,万达广场的实际持有数量需结合统计口径差异和资产处置进程综合判断:1. 总规模基数:2024年底万达官方披露全国已开业万达广场513座,覆盖227座城市,其中自持项目占比约60%(约308座)。2. 2025年资产处置: - 5月底启动48座自持广场出售,涉及39个城市,交易通过腾讯、京东等13方出资224亿元成立的私募基金完成,目前已进入交割阶段; - 上半年陆续出售宣城、铜陵等多地项目,加上2023-2024年已出售的40余座,累计处置超90座重资产项目。3. 现存数量测算: 权益口径:剔除已出售的48座及此前处置的项目,万达目前自持核心广场约120座,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一二线城市,保守估值超1500亿元; 管理口径:通过轻资产模式管理的万达广场约145座(占总开业数的28%),这类项目万达不持有产权,仅收取管理费; 争议数据:抖音等平台称"剩余250座左右",该数据可能未区分自持与管理项目,且未计入最新交割的48座处置量。# 三、资产结构转型:从轻资产到股权稀释的连锁反应万达广场数量锐减背后是万达集团的战略重构:1. 轻重资产剥离:2021年成立珠海万达商管专注轻资产运营,目前管理项目占比达60%,但万达对该平台的持股比例已从70.15%稀释至40%;2. 债务化解逻辑:通过出售万达广场回笼资金,仅2025年5月的48座交易就可套现约224亿元,用于偿还对赌协议债务(如380亿元股权回购款)和金融机构欠款;3. 资产质量分化:剩余自持物业资本化率从6%升至8-10%,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而非核心资产(如三四线城市项目)处置仍在持续。# 四、关键疑问解答1. 为何不同渠道数据差异大? 主要因统计口径不同:万达官网"513座"含管理输出项目,而市场关注的"持有数量"仅计算自持物业;部分三四线城市项目信息更新滞后,且合作开发项目的权益比例核算复杂。2. 出售后是否仍参与运营? 是的。根据交易协议,万达商管将继续负责已出售广场的运营管理,通过收取管理费维持现金流,2024年这类轻资产收入占商管板块营收的35%。3. 未来数量会继续减少吗? 存在可能性。万达集团总资产已从峰值的7000亿元降至6000-7500亿元区间,资产负债率虽优化至50%以下,但仍需通过资产处置应对融创、苏宁等145亿元的仲裁索赔,不排除进一步出售非核心广场的可能。
|
|